当前位置: 首页 > biancheng >正文

【微机原理】微处理器与总线

8088微处理器

1.8088/8086 CPU的特点

采用并行流水线工作方式

——通过设置指令预取队列实现            CPU内部结构

内存空间实行分段管理

——将内存分为4个段并设置地址段寄存器,以实现对1MB空间的寻址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实模式存储器寻址

支持协处理器

工作模式

2.8088/8086 CPU的两种工作模式

8088/8086可工作于两种模式下:最小模式  最大模式

最小模式单处理器模式所有控制信号微处理器产生

最大模式多处理器模式部分控制信号外部总线控制器产生          用于包含协处理器的情况下

最小模式下的总线连接示意图

 最大模式下的总线连接示意图

 3.两种工作模式的选择方式

8088的主要引线及内部结构

微处理器:运算器 控制器  寄存器

 1.8088 CPU最小模式下的主要引脚信号

8088最小模式下的主要引脚信号有4组

①完成一次访问内存或接口所需要的主要信号

②与外部同步控制信号

③中断请求和响应信号

④总线保持和响应信号

2.微机读取一条指令的工作过程

 3.微处理器读取一条指令的控制过程

①发出读取数据所在的目标地址         地址信号

  内存储器单元地址   I/O接口地址

②发出读控制信号          控制信号

③送出传输的数据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数据信号

4.8088 CPU最小模式下的主要引脚信号

 

 

 

 5.8088和8086CPU引线功能比较

①数据总线宽度不同

8088的外部总线宽度是8位,8086为16位

 8088内部结构

执行单元EU

总线接口单元 BIU

 结论:

 

8088内部寄存器

1.内部寄存器的类型

含14个16位寄存器,按功能可分为三类:8个通用寄存器、4个段寄存器、2个控制寄存器

 数据寄存器

 地址指针寄存器

 

 变址寄存器

 2.控制寄存器

 状态标志位

 控制标志位

 3.段寄存器

 

 

实模型下的存储器寻址

本讲提要:

内存分段管理思想

实模式下的内存地址变换

段寄存器的应用

堆栈的概念

第12讲

8088系统总线

微处理器小结

相关文章:

  • Linux云服务器安全性:如何防范DDoS攻击
  • Allegro_PCB封装创建
  • oracle学习之路(5)Navicat连接Oracle数据库:Oracle library is not loaded 解决方案
  • Wireshark使用教程
  • php彻底解决前端post传递过来的数组decode为null的问题
  • Java中类的加载过程(类的生命周期)详解
  • Mybatis(三):特殊SQL的执行
  • 一篇搞定神经网络(基础篇)
  • Framework事件机制—Event Hub原理及事件解析
  • 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,附python实现